优秀商协会才具有的5个特征

 

NEWS
商会干货分享
商协会运营管理手册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团组织,有鲜明的政治性,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政企关系、行业自律、内外交流、协商民主、社会治理中有独特的地位作用。

 

多年来,各省市积极探索商会组织建设,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工作亮点不断涌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归纳总结出若干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01
INSTITUTE
更新组织建设理念

 

许多地区注重对商会建设理念的更新,这需要贯穿于商会建设的全过程。

 

例如,襄阳市工商联提出“双联双促”建商会的工作理念,即通过“内联”使商会成为壮大行业规模、推进行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外联”加强异地商会、外埠商会、友好商会建设,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

 

同时,用新理念推进商会改革成为促进商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了商会改革贯彻落实方案,河北、吉林等地将商会改革纳入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和总体部署,

 

北京、浙江、天津等地建立了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或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商会组织有条不紊的发展。

 

 

02
INSTITUTE
注重自身建设

 

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商会白身建设。

 

例如,湖北省荆州市将行业领军人物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选进领导班子和执委常委队伍,选优配强商会班子;

 

天津市坚持月例会制度,围绕党建、政策、社会责任以及商会发展提纲等进行探讨;

 

福建省南安市提倡“企业有所呼,商会有所应”“民生有所需,商会有所帮”,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广西注重六大服务平台搭建,在政策、融资、人才、教育、维权、经贸交流等方面服务企业发展;

 

温州市借助其非公经济发达、行业商会健全的优势,承接了部分政府职能,在促进行业自律、协调解决纷争、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切实彰显服务的实效。

 

 

03
INSTITUTE
党建会建融合

 

党建工作在商会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例如,山东等地实现商会党组织应建尽建,将党建工作贯穿经济服务全过程;

 

福建省南安市秉承“党委有所令,商会有所行”,推动党建会建相互融合;

 

江苏省常州市坚持党组织和商会建设同步推进,把商会党建与完善商会治理结合起来。

 

一系列党建“组合拳”不仅激发了商会党建工作活力,也推动了商会党建和商会建设“双促进双提高”。

 

同时,随着党建工作不断创新突破,突出统战性,商会政治引导功能也得到不断强化。

 

北京、吉林、上海等地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对商会考核的首要内容。

 

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作用,提高商会建言献策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主动赋予区内商会统战功能,建立统战工作站并配备专职统战委员,多方面促进统战工作的有效覆盖。

 

 

04
INSTITUTE
加强规范管理

 

诸多商会越发注重规范化管理,如江苏省无锡市坚持分类指导,构建商会管理体系。

 

在管理、培育、服务三篇文章上下功夫,坚持抓规范管理,实现商会依法设立、规范运行;

 

坚持抓培育扶持,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坚持抓平台服务,进一步激发商会组织活力,提升商会发展水平。

 

商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指导引导商会,从而打造特色商会,

 

如山东省胶州市注重精准指导,针对行业商会、综合性商会、域外商会等不同特点指出其发展的侧重点;

 

广西明确商会管理的8个标准,推进南宁市工商联对直属商会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服务,同时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乡镇商会。

 

 

05
INSTITUTE
注重传承教育

 

诸多省市通过激发提升商会的价值认同感,有意识地开展传承教育,通过内在精神激发商会的组织活力,打造文化商会,构建“价值共同体”。

 

如上海市浙江商会注重传承教育,选定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持续打造“世界浙商上海论坛”品牌,将“新生代”锻造成商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广东、湖南、浙江等地引导商会开展品牌建设,提升商会形象,激发商会活力。

 

福建、河南、四川引导商会结合白身特点和专业优势,开展品牌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借助网络平台和手段,使商会工作走进大众视野。

 

同时,弘扬企业家精神,也是提升商会价值认同的关键,

 

如浙江设立长三角浙商服务中心,发起“长三角浙商联盟”等,引领企业家在爱国、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发挥表率作用,推动价值认同。